艺术留学

自然光线国际艺术教育
始于梦想 忠于创造 无所畏惧 无限延伸
TO INFINTY AND BEYOND
艺术留学 > 留学干货 > 院校/专业 > 观察性绘画到底在“看”什么?如何在观察中获取有效视觉信息?

观察性绘画到底在“看”什么?如何在观察中获取有效视觉信息?

作者:自然光线/观察性绘画/时间:2021.08.15 11:49:16
阅读: 点赞:0 次

  在最新的罗德岛自主命题和作品集要求中,与以往“建议提交调研和过程创作”不同,这一次,罗德岛几乎有点强硬的提出了对观察性绘画的要求,希望能通过查看学生们提交的绘画作品,来考察学生基于绘画培养起来的综合艺术基础。不只是罗德岛,很多艺术院校在申请要求中,也都会直接指出,需要申请者提交3-4幅观察性绘画。并且在美国艺术院校第一年,我们也会看到这门课程频繁出现的身影。那观察性绘画到底在“看”什么?如何在观察中获取有效视觉信息?


  尽管目前超过70%的艺术留学生在正式提出申请前都拥有艺术设计类专业背景,或者绘画学习基础,但习惯了国内艺术环境的学生,对“观察性绘画”这个词还非常陌生。很多同学会问:


  “观察性绘画是我们以前在画室画的写生吗?”


  “观察绘画是交静物写生?临摹?还是风景?或者人物素描?”


  “观察性绘画到底是素描、色彩?还是速写呢?”


  观察性绘画,对大家来说,陌生的点无外乎“观察性”这个词,我们在网上搜索“观察性绘画”的定义,得到的往往是“将所看到的画出来,所见即所画”,但是,高超的“仿真”能力,真的是艺术院校所追求的学生品质吗?大家应该都心里有数。


  什么样的绘画作品可以称为是“观察性”的?到底要“观察”什么?如何在观察中提取有效信息?


  首先,观察性绘画在英文中被称为Observational Drawing,我们平时所说的绘画则更多的是被统称为drawing,观察性绘画从初步定义上来说,是属于纯艺绘画这个大范畴之内的一种艺术形式。细究词意至牛津词典,observational的定义不仅是观察这个动作发生的瞬间,它并不是一个即刻发生、立即结束的词,而是一个结合了听觉、视觉、和观察力的综合观察反馈,强调的是一个行为发生到结束的全过程。


观察性绘画


  当这个词被用以“限定”绘画这个动作,它就产生了绘画层面的含义——艺术家通过观察事物或现象,并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思考、调研、定位、对比,再进行视觉化的表达。


  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并不强调任何必须遵循的观察方法或者使用工具,“观察”是一个很个人化、情感化的行为。艺术家会自主的将自己所观察的事物进行“处理”,因为对于每个人来说,我们都拥有自主思考的意识,当我们看到一件事物,大脑对其进行处理,反馈给我们的感受和情绪也总是不同的。因此观察性绘画往往具有高度的个人意识、情感、想法,以及基于个人意识而成立的原创性。


  观察性绘画富含创作者本人的情感与想法,强调“原创性”与“个人创造意识”,而我们熟知的“临摹”,却并非如此。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在绘画基础阶段,临摹确实是一种不容忽视且有较明显优势的学习方法,无论是素描、速写还是色彩,在学习过程中,都离不开“临摹”。学生通过临摹较高水准的作品,可以自主探索学习。


  从单体几何,到几何组合、类几何单体静物、静物组合、风景、人物等等。初期培养学生空间处理、黑白灰、明暗虚实、排线的能力,后期注重处理物与物关系、不同方式表达不同质感的能力。每一阶段,学生都可以通过临摹对比思考,并获得提升。


自然光线学员观察性绘画


  在临摹的过程中,我们也确实会用到“视觉”感官这一步,但是,与其说是“观察”,不如说是通过“直观的看,来进行对比”更加准确。对比观察原作作者的创作手法、原画作者处理空间关系的方式、原作者是如何用不同的手法来区分不同物体的。


  这时候我们使用视觉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学习“创作手法”,从而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样的事物可以如何表达,并拥有初步的美学概念认知。尽管也强调通过批判性的对比去思考,但情感化的意识并不特别突出。


  对比观察性绘画的“观察”,区别就非常大了。临摹强调的是帮助学习者建立起一定高度的批判性对比意识、学习能力,和创作方法;而观察性绘画则强调运用已有的绘画形式,去发现事物的另一面,去发现创作的另一种可能,更加强调个人意识、实验性、和探索性。


parsons观察性绘画作品


  临摹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学习的方法,而非表达想法的媒介或途径,因此你问我临摹作品是否能放进作品集里?答案是绝对不行!但是不可否定,对于零基础的学生来说,想要达到观察性绘画这一步,确实在初期绘画能力学习阶段,需要临摹的帮助。


  观察性绘画到底要“观察”什么?如何在看的过程中获取有效的视觉信息?并将其转化为风格化、有特点的视觉画面?


  我们前面说到,临摹作品与观察性绘画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作品的原创性和个人创造意识,观察性绘画因为有创作者强烈的个人主观情感作为支持,强调创作者在观察中独特感受的视觉化展现,因此作品本身就具有极高的原创性。而临摹从某种层面来说,是对已有艺术作品的一种模仿和重复,本身并不具有原创性和创意度。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艺术生所说的“写生”与观察性绘画是划了等号的,同样强调对观察意识的培养,也同样注重对事物和现象的视觉化展现。从根本上来说,观察性绘画与写生确实是相通的,观察性绘画强调学生的手眼配合能力,光感,色彩感觉,以及画面处理能力,这一点与我们所说的“写生”是一样的。


  但是我想有过国内艺考经历的学生应该也都知道,国内所说的“写生”,更多的侧重于强调对绘画技法的“标准化”培养,和能否将事物高度“还原”的能力,与客观意义上的写生还有非常大的差别。


观察性绘画作品创作


  艺考模式和师徒制形式下,学生更多的是为了“迎合”学校或老师的风格偏向、传承绘画技艺去学习的。比如在中传、广美、央美附近扎堆儿的画室,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拥有非常扎实的绘画基本功。但是大部分学生也都存在一个矛盾——画室标签或者类别标签过于分明。


  一方面画室标签,很多出自同一画室的学生都是一套绘画风格和模式;其次院校类别风格标签,比如说起广美,大部分人可能都会有“画面需要色彩丰富,不强调形准”的直接反应,而说到央美清华,可能就是另一种“色块明确、形准有要求”的印象。


  这样的绘画学习环境,肯定能培养出学生扎实的绘画技法能力,但是学生真的能从写生中获得“观察”能力吗?我不敢肯定。因为这样的作品其实也脱离了观察性绘画所要求的个人意识和独特性。


  那么在海外艺术院校概念下,观察性绘画应该是怎样的呢?“考点”又是什么呢?


  以RISD为例,第一年foundation year的绘画课程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跳脱出固定的思维方式,学习如何有想法的进行个人创作。RISD foundation year的课程出发点不同于我们既有印象中的绘画写生。更多的是让同学在创作中发散思维、获得批判性思维和综合美学素养。


  学生会在掌握了一定基础绘画能力的同时,再去深化“观察”能力,RISD罗德岛设计学院不仅将观察性绘画看做是学生开始艺术设计专业学习的基础,更多的为了帮助学生从最简单基础的艺术表达形式出发,去结合这种方式,来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的意识。


  比如在拿到了RISD、Parsons、SAIC等7校offer的自然光线学员Tiantong同学的笔下,她的观察性绘画作品就是尽管也非常纪实,但是也进行了非常多主观意识的创作和延伸。


  在这个作品创作前期,老师便建议她从自身出发,去着重表达自己的情感,去融合自己的想法,展现自己的理解方式。因此在这个作品中,Tiantong描绘了一个人躺下的样子,但是观察的角度就非常特别,她从这个人的脚趾一直画到了大腿根。


  习惯了从普通的角度看人物,这样有趣而奇特的角度就会更加凸显。而学生的创意和想法,也因此被放大展现。结合自身的感受,直面自己的想法,有意识的去辨别这些意识,哪些是“普通”的,哪些是可以发散的,才能在“观察”的同时,将自己的想法风格化,特色化,从而将其延伸进专业学习的过程。


  但观察性绘画的“观察”要点也并不是一味“猎奇”,或者画的不像就可以的,因为强调个人的感受和想法,因此更需要学生拥有扎实的画面表现能力、手眼配合能力,以及色彩感知等,从而帮助我们从自身的直接感受出发,去进行再次延展和探索。


  观察性绘画到底在“看”什么?如何在观察中获取有效视觉信息?今天我们着重和大家说明了作品集中的重要部分观察性绘画,作为最容易被大家忽视的一环,观察性绘画创作下掩藏的综合艺术能力,其实是大部分艺术院校都非常看重的。申请环节所要求的观察性绘画作品,尽管没有院校强求学生必须提交某种形式的作品,但是非常肯定的是,观察性绘画不仅强调画面的展现效果,同样也需要重视画面背后学生的能力养成及积累。


本文均属自然光线国际艺术教育团队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能以任何形式的商业转载,如有发现必追究法律责任。

留学规划
姓名:
联系电话:
申请专业:
意向院校: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