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留学

自然光线国际艺术教育
始于梦想 忠于创造 无所畏惧 无限延伸
TO INFINTY AND BEYOND
艺术留学 > 留学干货 > 院校/专业 > 圣马丁室内设计,学员语言未过拿下圣马丁学院offer

圣马丁室内设计,学员语言未过拿下圣马丁学院offer

作者:自然光线/英国室内设计/时间:2020.03.12 11:49:06
阅读: 点赞:0 次

  他自称自然光线元老级学员,从自然光线成立以来,这三年见证了校区的1次搬迁2次场地升级,而自然光线同样见证了他的成长,自爆进入大学时成绩倒数第一,通过不断努力后跃为第一名,毕业后在自然光线接受一年的英国室内设计专业指导,正式开始准备作品集,又一次次的挑战了自己的极限,完成了对自我的“升级"与逆袭,在语言未过的情况下,依旧得到了面试官的赏识,一举拿下了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伯明翰城市大学、曼彻斯特艺术学院、英国创意艺术大学的名校offer!


  在学习生涯中,他是一个非常“韧”,非常“刚”的学员。性格乐观,不怕困难反而要去找困难的男生,来啥顶啥,自己透露虽然私下里也会有躲着哭的时候,但是哭过总能站起来面对。


  在日常生活中,他是一个感性压过理性的男生,对所有事物都具有好奇心,对生活充满仪式感。


  天生乐观加上些许感性的他,完美的结合了自身特色,创作了一本带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英国室内设计留学作品集。他说“我觉得要想做好设计,先学会生活,才能影响别人去更好的面对生活,设计也是需要很多感性情绪的,如果能很好运用感性和理性其实也是蛮好的”。


  而王同学在得知要进行本篇采访后,对于所有的问题都知无不言,这次的内容可以说这是干货满满!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路逆袭后学霸级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吧。


  学员英国室内设计拿下中央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


  Q:你的作品集课程大概上了多久?有没有上基础课?


  A:我的作品集,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哈哈,严格来讲是差不多一年做完的。我可能是迄今为止没走的学员中元老级的学生,我是大学二年级找到自然光线的,来到这里有三年了,最初自然光线地点在少城府邸,随后经历了校区一次搬迁两次空间改造,由于照顾大学成绩以及延期一年导致我毕业后一年才开始正式开始作品集的。有上过15节基础课,其实是很影响我后期做作品集的,基础课里打开了我的胆子,让我真正开始接触国外艺术氛围,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英国室内设计作品集

学员英国室内设计作品集


  Q:你的作品集准备了多长时间呢?大概做了几个项目?


  A:英国室内设计作品集准备时间大概整整一年,一共5个项目,其实一开始是只有4个的,有一个是我的毕业设计,但是后期思考总作品集架构后将其拆分为两个方向,最终以5个项目产出了。


  单独看每个项目可以被分为建筑、室内、装置等,但是总体来看是从属于同一个主题,是关乎安全感的,但是不同角度去理解的。这也是和吴老师一起商量的做法,然后吴老师辅导我进行思维串连和修改。因为我个人是一个从缺乏安全感的男生变成一个比较有自我安全感的男生的一个成长变化,通过对社会的观察,我发现安全感的建设是一个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人心理发展的一个必经之路,不管是物理上还是精神上,我觉得作为设计师这是非常值得探讨并以后去解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Q:详细的讲一下这几个项目吧?


  A:项目A(物理上,身体上安全感的建立,保护)


  项目A严格来说是我的毕业设计改造而成的,其实个人不是很满意这个作品,思考的深度感觉不是很好,但是因为是第一个项目,也努力去做了。项目A主要是考虑到从原始时期,人们在山洞中居住,除了能遮风避雨还有一个是围合与安全感的营造,人对某种特点环境下的围合空间有着十足的安全感。这里就选择了最坚硬的三角形,提取山洞空间特性利用木材进行内外空间整体营造,外部最为简单,但是内部却别有洞天。值得一提的是,吴老师是在这个阶段发掘了我的优势,就是我特别的爱画手绘分析图,我觉得很灵活,而且我自己也懒哈哈哈,我觉得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比做一个超级炫酷的图更加重要,首先保证信息的准确传达再考虑美化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向,最后就形成了自己作品集的独立画风,看起来很像一个调查报告加手绘思维展现。可能整套作品集分析图铅笔稿是我最独特的地方了。


  项目B(中国文化,“家”“共食”文化入手营造心理上的安全感)


  这个项目是关于中国文化饮食习惯和社会现象入手的,因为城市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一人食”这种就餐方式,但其实是我们无法改变的社会发展进程,但是可以换个思维想问题,怎么去保留当今“一人食”趋势的同时通过空间改造去营造一种“共食”的氛围与“家”的感受,从而达到增强人们心理安全感的作用。然后考虑到是国际留学生,我也带点中国的东西过去交流。


  项目C(私人灵魂世界,感情与空间之间的关系,精神层面的安全感建立)


  这个是我参加的Studio,很抽象很艰辛的一个项目,但回望的时候发现自己成长很多。这个项目可能是做手工做探索做的最多了一个了。它是一个非常抽象的空间,是一种我对空间与情绪的一种感受,并没有具体的尺寸大小,或者是既定环境。所以这里的调研探讨,探讨的是性格与情绪与空间的关系,可以说是非常锦上添花的一个作品。


  项目D(狭长空间改造,心理安全感的营造)


  这个的原始模型数据真的很难得!跑了三次去测量,每次都被保安叔叔抓,还拿着相机,差点报了警,以为我搞破坏或者什么来着。通过好几次实地才测到整套数据。这是整套作品中跨专业的一个作品,主要是与生物学之间产生了联系,我是个文科生,为了了解最基本的原理,不停学习关于DNA啊基因等基本知识,从中了解到其实人拥有着天生性格,通过对地下通道的改造、运用色彩、互动装置,与空间柔化增强人们的安全感,并将一个冷冰冰的空间变成一个互动空间,让人弱化心中的恐惧,沉浸在空间中。


  项目E(城市中压力,自我空间的营造,安全范围和安全感的探讨)


英国室内设计作品集

学员英国室内设计作品集


  Q:哪个项目是你最喜欢的?


  A:我最喜欢的项目是吴老带我做的火锅店餐饮空间、Studio林老师、Kelly老师带队的Jackson Pollock的精神空间设计。前者是因为家里是做这一行的,然后对基本的运营和空间有一定了解,而且非常乐在其中去克服空间中存在的困难。后者也是因为遇到好多好多问题哈哈哈,但都克服了。


  Q:哪个项目在进行过程中觉得比较困难?老师是如何帮助你去解决问题的?


  A:Studio这个项目是最棘手的,因为不管是从思维提取还是平时的二维三维实验都做了非常多的尝试,接触到了很多材料。


  自己很喜欢做曲线空间,但是建模能力确实很跟不上,前期很多都是手工模型和手绘,本来在终期答辩的时候是找人去帮忙建模了的,不会犀牛真的很头大,结果在答辩前几天突然被告知:你这个太难了,我建不了。被放了鸽子,虽然很难受而且实在没办法了,不断想办法什么样的材料可以让我在短时间内做出来,当天就开车到几十公里外买到了好一点的工业油泥,运用粗细钢丝进行框架搭建,油泥做空间,熬了几个通宵还是把想表达的东西给产出了,又生气又自责,觉得如果自己会犀牛就好了,之后就去自学犀牛去了,然后在提交前,建出模型来了,并且进行了3D打印。


  整个项目非常曲折,但是回望,真的学到太多。项目里,因为每周都有课,然后不懂得就记下来上课去问老师,老师们也是非常耐心,课下都还在给我发微信告诉我你可以怎样去试试,答辩组得老师也有私下来给我提意见得时候,我觉得老师们的意见都有可取之处啊,就都记下来,觉得合适的我就改。总的来说这个项目付诸了我和老师们不少心血。Kelly老师和吴老师也是为我操碎了心。


  Q:你的项目里有没有跨学科的作品?


  A:有,项目D就是。听说国外很多院校喜欢跨专业的作品,然后我个人也觉得,设计专业的成长不只是本专业的交流,还有很多专业与专业之间的思维碰撞其实也是很棒的。因为各大专业都源生于生活,设计来自生活并奉献于生活,所以多多少少都会穿插各种专业的。这也是设计专业成长和突破我觉得非常棒的一个方向。跨专业这个想法一开始是吴老师引导我提出的,课堂上也会经常也和吴老师探讨各大专业之间的联系。


  Q:你对室内设计这个专业是如何理解的?


  A:我觉得学设计要先学怎样生活,设计来自生活反馈于生活。空间类设计专业我觉得不只是墙体围合、天花板、装饰这些东西,空间本就有语言和情感。比如在空间内所感受到的风、温度、湿度、阳光、触感、香味、视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一个优秀的空间不是看起来有有多么高级或者是多么的贵,而是需要的空间合适刚好需要这个空间的承载者。


  优秀的空间可以去影响人的生活,可以去让人开心。而且空间也是能保存记忆,创造故事的地方,而我最想做的就是在未来的一个又一个我接到的项目中去创造属于承载者自己最想要的故事。空间设计是一个感性与理性的共同输出结果,既要遵守严格的工程,又要满足内心的情感,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权衡关系。


英国室内设计作品集

学员英国室内设计作品集


  Q:在自然光线上课和之前在学校上课有什么区别吗?


  A:最大的区别就是可以不受约束吧。因为针对的目标不同,教学也会有所不同,可以说两者都缺一不可,但是作为即将融入海外院校来说的话我会比较喜欢自然光线的教学方式,时间很自由,项目课题很自由,想做什么都可以,而且有老师去引导你成为最喜欢的自己。


  Q:老师的教学中,你觉得对作品集帮助最大的一点是什么?


  A:我的主专业老师是吴老师,然后带过我的老师也有刘老师、林老师以及很多认识的老师。其实最让我感慨的不是作品集教学本身,老师的教学肯定是过硬的,思维方式特别的自由而且有意思。


  但是为什么说作品集帮助最大的不是知识本身呢,因为我是申请研究生,很多项目虽然老师要帮你,但更多的都是要自己去做。其中的态度、心态、成长过程是我觉得帮助最大的。在和吴老师相处的这一年,我有质疑过自己,质疑过老师,有和吴老师探讨过教学以及很多教学以外的很多问题,吴老师也会非常直接的面对我的质疑,并陪我一起找到答案。整个一年下来的收获不仅是专业的设计思维,与我的独特性的发掘,而且是性格更加的坚强,遇事情冷静解决,高效率做事,和认真负责的态度,这才是英国室内设计作品集中最能展现的一切。


  Q:你之前有参加过自然光线的活动吗?


  A:有,很多啦哈哈哈,作为一个长期赖着不走的元老级学员,肯定是参加过很多活动了的。夏季设计与建造工作坊啊,跨专业课程,材料课啊等都有参加过。


  Q:你对未来想申请这个专业的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建议吗?


  A:去好好玩儿,带着思想去玩儿,有仪式感的去生活。去多多观察人的表情,人的行为,多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去培养自己的独特性,多多和人交流。设计一定需要交流,和比自己优秀的人交流,去多经历,开心的、心酸的、难受的、纠结的,都去经历,不要怕。


  因为这一切都能化作你的思想去填充你的世界,等你输出的时候你会想的更多更深度,做一个爱思考的人。基础知识一定要过硬,绘画,软件什么的是基本功。这些会了就意味着你有更多的时间去玩儿,去经历和思考。有时候走到任何一个空间,室内也好室外也好,去闭上眼睛感受去问自己,抛开所有装饰,这个空间还剩什么。然后就是多看案例,多分析。


英国室内设计作品集

学员英国室内设计作品集


  Q:最终确定去哪个学校了吗?为什么?


  A:嗯~(思考脸)如果RCA不眷顾我的话那我就确定去CSM了。但其实我更喜欢CSM一点,其实从一开始做英国室内设计作品集我并没有想过非要去哪所学校,心想的是如果能上RCA,UAL那当然最好,但我只想做自己最爱的东西,自己最喜欢的方向,能做到感动自己自然就能感动院校。而且选校在我看来是一个双向选择,学校选择是因为适合他们的专业,而我也非常期待被欣赏我的学校引导继续在喜欢的路上走下去。我的作品集有很多的故事,很多很感性的感受的东西,一开始跟我吴沟通的时候我一直认为空间和心理学分不开,诸多环境会产生联系共同影响,而CSM的叙事性环境正好满足这一点,我希望形成自己的独立观点,而院校是辅助的作用在里面,而不是主导,这是我认为研究生最重要的一点,知道自己想干嘛。


  Q:面试经历可以分享一下吗?


  A:别怂!即使对方被你的英语说懵了你也要假装自己没错,要善于表达自己,当然这里的意思不是说乱说啊,大致只要不偏离就好。有的同学可能比较怕,会觉得自己的英语不好而不自信,本来有希望的都可能没希望了这种心态,我的雅思在面试的时候总分4.5,口语才4分。考官都惊呆了。所以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分享一个小技巧,如果非要准备的话多注意自己的语调,节奏很重要。尽量可以去反问校方,或者去引导对方去看你的作品,不要被一味的牵着走,心态要以一个交流的心态去聊。随意一点,说错了别怕,主要是核心别乱跑就可以了。


  Q:你在申请过程中有遇到什么困难吗?


  A:有很多,可以说困难就没停止过,这里不一一列举了,关乎关系、学业、家人、孤独,我相信不是我一个人这么困难,经历了艺术留学的同学们心里都懂那份孤独与无奈,但是又要站起来,即使哭,也要哭在键盘上的感觉。今年的国外院校申请趋势也是非常的动荡,堪称最惨一年留学申请季,所以所有的同学都有各自的苦。但可能最难受的就是设计出不来,思维卡壳,但是deadline不断靠近不断push自己成长的感觉是最难的吧,当然回头看也是最美的。


  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了学员英国室内设计留学申请,语言未过的情况下,拿下了英国4所院校offer,想看更多学员作品集的同学找自然光线吧。在与王同学的交流过程中,他多次提及心态和独立思维的重要性,不管是做作品集的制作时间上,还是语言未过的情况下面试,都是扛着高压完成,可以说心态的占例不容小视。对于自我独立思维的发掘,他坚信不跟风,做自己,要把自己最独特的样子展现给梦想院校。


更多英国室内设计文章推荐:


国外室内设计专业排名_美国_英国_哪个大学排名好

室内设计作品集制作怎样才能更出色?哪些因素是必须要考虑的?


本文均属自然光线国际艺术教育团队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能以任何形式的商业转载,如有发现必追究法律责任。

留学规划
姓名:
联系电话:
申请专业:
意向院校: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