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留学

自然光线国际艺术教育
始于梦想 忠于创造 无所畏惧 无限延伸
TO INFINTY AND BEYOND
艺术留学 > 留学干货 > 作品集培训 > 建筑设计作品集怎么做?建筑名校通关法则一网打尽

建筑设计作品集怎么做?建筑名校通关法则一网打尽

作者:自然光线/建筑设计作品集怎么做/时间:2021.03.22 10:06:44
阅读: 点赞:0 次

  建筑设计作品集怎么做?10+张AA、谢菲双录,建筑名校通关法则一网打尽!景观、建筑、空间,以这三大关键词为主导的建筑空间系,仿佛是艺术留学中的异类。很多同学对于这一大系的印象往往都是:很难进行创意发散;很难跨学科;很难进行“不切实际”的设想;强调创作者高度的逻辑和理性思维...


  而这一切印象,都使得建筑空间系的专业变成了一个传说中——“艺术设计专业中,只有学霸才配选的专业”。当一部分同学在纠结自己是否适合学习建筑空间时,与此同时,每年我们都还会遇到另一种情况的学生群体——永远有认定了自己要成为建筑空间系设计师的同学在纠结:


建筑设计作品集怎么做?


AA和谢菲,到底怎么选?

给谁递申请比较合适?

怎么做,才能同时拿下这两所院校的offer?


以及,更有甚者

还有同学会面临——

“如果选不好,我就只能去AA/谢菲了”

这样的问题


  今天,以自然光线同时拿到AA、谢菲双校offer的学员为例,一起来看看,这些同时拿到了多校、甚至多国offer的学员,他们在学习中,和创作中,都有哪些共性和特质,让他们能一举拿下多封offer,在择校的路上只能面对“选不好,我可能只能去AA/谢菲”的困境吧:


融合文化特色的社会性话题


  首先,先打破同学们的一个顾虑“建筑空间系专业非常适合感性而细腻的你”。随着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景观设计要求越来越高,人文情感因素就是设计师们最不应该忽视的重点,而对于一个优秀的设计作品来说,不仅需要体现我们过硬的专业水准,更需要通过历史人文知识,体现我们独特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角度。


  社会文化性的话题和独树一帜的个人风格化创作,一直都是国外艺术院校所最为重视的,这也一直是自然光线艺术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调的重点之一。而如何找到社会性的话题呢?


  已经收获了AA、爱丁堡、谢菲等多张offer的Bi同学的作品集的灵感几乎都是从身边最关注的人文话题出发,通过自己的设计解决“以人为本”空间专业的终极问题。


  这个项目叫“Another home”,主要是针对“人口老龄化”这一全球性问题。前期我分析调研了全球的人口变化趋势、老年人的人群占比和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在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创作了一个没有地域限制,可广泛连锁应用的养老院系统模式。


  这个模式可以适应全球任何一个城市,最后呈现我是选择了北京的798,在这片老工业风格的地区,有可满足实现的文化和人群需求进行实景操作,展现出这一模式是可以落地实现的。


建筑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景观设计案例调研分析

“Another home”养老院项目的调研图片


  同样关注人口居住问题的还有廖同学,他的项目主题选择的是之前去非洲支教的时候,针对当地的贫民窟进行的一系列改造。为了帮助当地居民,廖同学不仅仅是通过对居住空间的改造,更从人文关怀出发,思考怎么样让他们的生活得到改善。


  他的设计中围绕着一系列对于社会问题的探讨,包括如何通过社会救助给他们提供一些就业机会以及医疗服务等,希望从根本上解决居民的生存问题。


  Bi同学和廖同学的这两个案例,都是选取了社会和大众们关注的问题,但他们解决问题的角度却是通过自己切身的体会以及对居住者的了解出发,通过自己的设计,发掘建筑设计对社会的价值。


建筑学专业作品集欣赏

建筑学专业作品集欣赏


跨学科的实验性项目


  我们不断强调“跨学科”是所有艺术专业发展的趋势,也是海外艺术院校的教学重点,“建筑景观类”当然也不例外,同学们在选择作品集项目时也应该跳脱“建筑”的范畴,尝试多种材质和学科的组合。


  跨学科也是我们自然光线学员中的一个独家亮点,区别于传统艺术教育或者说建筑设计专业的学习方式,我们会鼓励建筑专业的同学有意识的融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去完成一个更综合更别具一格的作品,以体现自己的综合能力。


建筑设计作品集案例

建筑设计作品集案例


  获得AA和谢菲offer的Xu同学,她是中国人大的科班出身,有着扎实的专业学习基础,她对创作作品的灵感除了日常观察外,更喜欢阅读,她认为知识储备是一切艺术创作的基础。


  她在闲暇时候也会看看动漫,里面的人物设计、场景设计也是可以积累的素材。日常通过关注全球的热点事件和问题,通过自己的积累和设计转变为我的创作灵感。


Xu同学的作品集项目图片

Xu同学的作品集项目图片


  区别于国内院校老师大多教授理论基础,自然光线的专业老师重点帮助她改变设计思维,找到自己的设计风格。拒绝中规中矩的模式,让我不断拓展思路,不要怕天马行空不切实际。要发挥自己的创新性,提出多个方案进行调研、修改、落地。这对于她后期制作作品也是很有帮助的,突出作品的设计创新性和我的个人风格。


  她的第四个项目就是一个与其他专业同学一起协作的跨学科项目——“四季滑雪场”。项目考虑到院校在跨学科项目上的关注性,所以即使她不是很善于协作创作,也完成了这项任务。


建筑学专业作品集欣赏

建筑学专业作品集欣赏


  这次其实也是自然光线组织的跨学科项目,选址在河北万龙滑雪场。Xu同学主要负责完成整个滑雪场的景观设计,希望可以打造一个四季滑雪场,不光只有冬季滑雪,夏季也一样可以满足大家的需求。


  在跨学科项目中,感受到了其他专业的学科魅力。多种学科专业融合而成的项目,让她最终也获得了梦校的认可。


从无到有的落地实践


  大家普遍认为“建筑空间”专业作品集难度大的原因之一就是项目很难落地,一来是介于时间、空间的限制,没有办法进行大规模的项目选址和更为详细的实地调研,二来是,“建筑空间”专业的作品集项目一般比较宏大,需要参考的因素众多,通常很难真正的实现。


  同学们的案例给我们带来了解决办法,参加比赛或者实践项目。设计类的各个分支下都有很多的国际大赛,他们为学生准备了众多实际的项目,其中还包括详细的背景及项目调研,甚至还有实地考察的机会;


  另外,有的时候可能不是个人参赛,需要协同团队一起去完成,这样的经历既能锻炼合作能力还是跨学科尝试的好机会。并且,如果有参赛并获奖的经历的话,也可以让学校更肯定你的专业能力。


  自然光线一直积极为同学们提供参赛机会和大赛资讯,比如首届国际艺术生全球设计大奖赛ArtOne Awards、自然光线×One Show、自然光线品思杯等等。


One Show中华青年创意奖详情

One Show中华青年创意奖详情


  但这里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基础建设老化落后,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河岸的设计太过于刚性,导致河岸明显与城市隔开;周围没有足够的停车位,所以附近的人流量不足。


建筑设计作品集怎么弄

建筑设计作品集怎么弄


  小熊同学的设计主要侧重于绿地、停车位、活动等区域,他希望用最小的改动带来最大的变化,目的是将河岸与城市融为一体。他在设计中还考虑了经济成本,仅仅通过改造河边的绿植,让景观随着四季的变化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也希望市民们可以把这个河岸利用起来,激发出河岸的活力。


建筑作品集排版

建筑作品集排版


  除了参加比赛的作品可以收入作品集之外,自然光线还为同学提供各种景观实践项目。比如连续4年的夏季设计与建造工作坊,从the shelter 1.0、2.0、3.0到“摆摊吧,后浪”,自然光线一直带领学生用不同学科的智慧,挑战基于自然和乡村语境的公益搭建项目。


  现在the shelter 1.0、the shelter 2.0的项目成果已经变成了当地牧民们最实用的休息去处。而参与项目的学员们经过亲手搭建,也经历了一次图纸上的理想设计落实的实践过程,收获到用设计回馈社会后的满足感和欣慰。而这些亲身经历的项目放进作品集也能让招生官看到我们独特的创作性。


用调研报告代替设计效果图


  建筑空间系需要同学们具备缜密的逻辑和理性思维,而我们在作品集中为了体现这个特点,不仅可以通过完整的设计方案还能通过Research。众所周知,调研在建筑空间专业的重要性,而作为作品集项目的调研更需要我们带着具体的问题和思考贯穿整个过程。


  小熊同学作品集中的第三个项目就是一个类似调研报告的Research,研究方向是关于少数民族居住部落,整个项目是对于一个场地的研究方法的展现。


建筑设计作品集怎么做


  项目选址位于丽江北部的石头城,这个地方是纳西族的原始部落,整个城建在一个非常陡峭的岩石上。这种文化特色和独特性特别吸引景观建筑类专业的同学。


  小熊同学在调研的同时也带着一些问题,比如这里的祖先是怎么发现这个地方又怎么定居在这里的?石头城为什么还分成内城和外城?内城为什么只有一个出口和一个入口?


  另外,小熊同学觉得场地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最准确最真实的,所以他在调研的同时记录了很多速写,把感兴趣的地方都用草图记录下来了,这种方式也能让人迅速地了解场地。


  小熊同学也不是个例,廖同学的作品集中也包含了一个research的完整项目作品,他针对民族迁徙的现状分析其背后的地理因素,他根据我国南方复杂的地形和环境,分析其形成原因、以及历史文化等影响建筑的元素。


建筑设计作品集怎么弄

建筑学作品集模板


  在以上几位学员的案例中,我们为大家总结了他们作品集和学习过程中的4点共性:


  融合文化特色的社会性话题


  高度融合文化特色的社会性话题一直是艺术院校特别瞩目的申请课题,不只是AA、谢菲或者是UCL,很多艺术院校也都常年关注这类型的话题。


  早在2019年自然光线的寒假项目中,曾就读于RMIT和AA、与扎哈事务所合作的设计师Gary Li就曾为自然光线学员们带来了一个AA与UCL的专属研究课题——在wiki上拥有专属词条的“城中村改造”。




  这类带有强烈在地文化和属性的课题,它们不仅拥有高度的当地特性,同时也具有特殊的研究意义。对于艺术院校来说,相较于大类的泛泛课题,当学生将目光关注到这种具有高度文化性和社会性的课题上,并能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与创新意识解决问题时,他们会更“容易”看到学生身上独特的潜质与能力。


  跨学科的实验性项目


  很多同学在咨询和学习的过程中都会问我这样一个问题:建筑空间系的专业是不是很难实现跨学科?难不成要将我的胡同改造项目结合服装设计?还是说要把我的空间布局融合进纯艺?


  首先,以上述几位学员案例来看,建筑空间系专业并不是不能跨学科,甚至当你在巧妙的进行跨学科时,项目反而会更增光彩。


  但是,也正如我们一直强调的,不要为了跨学科而强行跨学科,我们必须承认建筑空间系专业确实强调逻辑和理性思维。因为相较其他艺术设计形式,建筑空间系专业所进行的研究,往往具有高度的“周期性”,一个看似简单的景观或建筑,它的背后有时候是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的使用期限。


  因此,建筑空间系首先需要缜密的逻辑和理性思维,其次才是跨学科,就比如我们今天看到的Lee同学的案例,她以《北京折叠》为蓝本,进行创意性创作,当我们遇到这类具有创意性的项目时,便可以适当的结合其他学科来实现跨学科,而Lee同学就很好的将建模和纯艺雕塑进行了结合。


  从无到有的落地实践


  建筑空间系的项目往往是“宏大”的,因此相较其他学科,我们时长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项目难以落地,很难进行真实的实现。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的项目就可以“胡作非为”,在以上几位学员的作品集项目中,我们都能看到“难以实现的项目”,但是每一个学员也都用高度专业的数据或模型,进行了“真实还原”。


  用调研报告代替设计效果图


  对于建筑空间系来说,调研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我们在创作强调理性思维的学科时更需要对社会问题,人文关系,现代社会和艺术史等进行深入的调研,建立在强大的知识储备上的艺术作品才是最经得起推敲和考验的。


  另外,对于作为一套完整项目作品的调研报告来说,它与其它项目的research不同,不仅仅是基于项目场地的的人文背景、地理条件等背景的记录,更应该表现的是我们带着思考的问题去做实验论证的过程,在过程中视觉表达也必不可少,最终得出的是一份有研究价值的人文地理报告。



建筑设计作品集制作技巧

建筑学专业排名


本文均属自然光线国际艺术教育团队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能以任何形式的商业转载,如有发现必追究法律责任。

留学规划
姓名:
联系电话:
申请专业:
意向院校:
立即提交